文化的缺失

早就想写一篇关于80后的文章了,但一直没想好写什么。最近在写剧本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写作越来越吃力,这才感觉到,原来80后最致命的,就是文化的缺失。

回头想想,的确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差,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没有。经典小说没读过,历史书籍没动过,唯一摸过的,除了课本以外大概也就只有教学参考书了。虽然还没到提笔忘字的地步,但不知道什么叫做华丽的词藻。而且每一次看问题的时候都很难抓到重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我们需要革命精神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文化的缺失真的很糟糕。

破四旧的时候,我们扔掉了对传统的传承;文革的时候,我们放弃了对长辈的尊重;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在金钱前面丧失了对道德的矜持;在“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技术”的口号下,我们几乎完全摒弃了中华的文明。

我说错了么?或许吧。

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不能看小说,管那东西叫“精神鸦片”。如果要只有这样也就算了。语文课上,所有的“段意”和“中心思想”必须跟教学参考书一字不差,而且早自习晚自习的时候要点名让某某某站起来背诵。如果要只有这样也就那么回事了。每次写作文的时候,自己写的作文仅仅能拿90分,而照作文选抄出来的却能拿100分。这样的话……

小学的时候,上课要背手,举手姿势要端正。被老师训了还要说“谢谢老师”。每一次领导来检查之前都要大扫除。动不动就找家长,要不然就写上千字的“说明书”(说明自己犯的错误)。每次活动的时候家长也不能闲着,作了贡献还不能收钱……

从小学开始,我就学到形式主义、八股文和自卑。而且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点,不能承担任何责任,否则的话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别人的责任都让一个人承担)。于是,在我自己身上表现出来就是,懒惰、自私、不负责任、好面子、自卑(崇洋媚外)、看不起长辈。

出国之后,这些从小学就习以为常的性格让我吃了很多苦头,也因此丢失了很多朋友。下定决心,改掉了很多坏习惯,但是文化的素养还是不尽人意。毕竟缺失了20年的文化,想补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一阵子在网上所谓的“粪青”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都张口就问候别人全家,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而且这帮人都不署名。不是他们不署名,而是不敢署名。互联网的匿名性把长期以来畸形的文化全部都暴露出来了。套用互联网最经典的那句话:“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文化的复兴,80后是无能为力了。对于我自身来讲,还是先完整的看一遍《三国演义》再说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