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较量:四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对比

题外话:居然有三个月没更新过 blog 了,我都在干嘛?最近拖延症越来越厉害了,就连这篇文也拖了两天。回头看看自己的文,技术相关的文越来越多,牢骚越来越少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中二期”已经过了吧。新的一年,再接再厉。

距离上一篇《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对比》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间里,换了另一台 Windows Phone 7 手机(Dell Venue Pro),尝试过 Android 手机(Samsung Nexus S),买了 Android 平板(Acer Iconia A500),老婆大人的 Symbian 升级了(Nokia X6),但是最终还是换了来福(iPhone 4S)。嗯,四大移动操作系统都用全了,这次完全有资格评论一下这四款操作系统。

Symbian

先从最老的开始说吧。Symbian 被 Nokia 抛弃了,成为一个将死的产品。但是 Nokia 在最后还是给 Nokia X6 发布了升级包,触摸精确度和反应速度都比以前提升很多。

不管怎么说,Symbian 这款系统就是为手机而做的。主屏上的拨号键和联系人键说明了一切。但是,现在还做手机的话,可能有些不逢时。毕竟已经没人管手机叫 cellphone 了,现在都叫 smartphone。换句话讲,Symbian 不够 smart(智能)。实际上,潜台词是 Symbian 太老太土,不时髦。

Symbian 萎到这种地步,另外一个原因在于 Nokia。纵观 Nokia 手机,外形越来越娘炮,屏幕小,秀气;核心不够快,内存不够大(这些都是为了省电),结果浏览网页慢,而且总报告内存不足;开发者不给力,Ovi Store 上面都是些拿不出手的应用。所以也难怪 Symbian 手机无法继续呆在智能机阵营当中。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Symbian 对于轻度用户还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说,那些对浏览网页、看视频、玩游戏没太大需求,但是又想随时查邮件的用户,Symbian 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价格低廉。

所以,Symbian 会一直走下坡路无法回头,但短期内也不会完全退出市场。

Android

上次在做对比的时候没有提到 Android,因为那时还没用过 Android,不了解。但是,Acer Iconia A500 到手之后,对于 Android 的美好愿望完全破灭了。

Google 在发布 Android 3.0 的时候夸下海口,说这一版操作系统重新设计,已经完全脱胎换骨。结果,拿到手之后发现是另外一个 KDE。或许是因为厂商太多地定制用户界面,结果导致各种应用的用户界面主题五花八门,不统一,看上去就很乱。而且稳定性方面完全败给微软和苹果。我的 Acer Iconia A500 现在已经升级到 Android 3.2.1,但是还是会每天死机一次(黑屏无法点亮,只能长按电源键关机重启)。

应用程序方面更糟。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比应用数量,但是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有跟上。2011 年市场上的主流 Android 平板都用的是双核 Tegra 2。但是支持双核的应用少之又少,再加上 Tegra 2 在视频解码方面的先天不足(被阉割的 H.264 High Profile),结果导致这些 720p 平板在播放 720p/1080p 视频上很吃力。按理说,双核软解码+硬件加速也应该能做到高清视频基本流畅。但是,目前 Android Market 上唯一支持双核运算的 MX Player 还是会在播放时出现停顿、崩溃等现象。游戏方面更是如此,除了专门为 Tegra 制作的那几个游戏之外,其他游戏的画面就是悲剧。本来就是方框搭出来的 3D 人物,结果扩大到 10 吋屏幕上方框更明显了。各位有近视的同学可能摘下眼镜看到的效果比戴上眼镜看到的还要好。

总而言之,我对 Android 平板的总结就是:只能刷刷网页、玩玩简单的游戏、看看标清视频,完了。

说完了 Android 平板再来说说 Android 手机。之前用过几天 Samsung Nexus S(二儿子)做过渡机,拿到手的感觉就是怎么这个手机用起来这么卡,反应总是慢半拍然后突然变成下一个屏幕。又来才发现,原来 Android 系统有很多转场特效是没有的。比如说,在浏览网页时把手机放直/放倒,屏幕上的画面瞬间改变,没有任何转场效果,显得很突兀。

几天用下来,Android 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个将来会烂大街的移动操作系统,大有接替 MTK 平台的潜力,而且以后低端 Android 手机会层出不穷,但是不会有人买来炫耀。

iOS

苹果的 iPhone 已经五岁了。但是看看现在的 iPhone 界面和五年前的 iPhone 界面,大家会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对于一天到晚追求“潮流”的人们来说,同一个界面看五年还没有看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不得不说,每次新款 iPhone 出来都有卖点,之前是 Facetime,现在是 Siri。但是,真正这些卖点的使用率是多少呢?我不说大家也会知道答案。

iOS 最大的优势在于市场进入比较早,拉拢了一批开发者,而且生态一直不错,以至于新入行的开发者都拿 iOS 作为首选平台。由此,iTunes Store 里面的应用数量一直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应用商店。这也是一直以来苹果用来打压其他平台的宣传材料。但是,真正逛过 iTunes Store 就会发现,往往一个程序既有免费的入门版/试玩版,又有完整版,有的还有资料片、下载包。这些都作为独立的应用来计算数量。所以,实际上 iTunes Store 的有效应用数量应该只有一半。

而且,iTunes Store 里面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付费应用。比如要找一个软件,就会发现有些免费,有些 $0.99,甚至有些买到 $4.99。但是,免费的不一定功能少,$4.99 的也不一定好用。这里要吐槽一下 iTunes Store 的搜索和排序。基本上没有模糊搜索,排序方式也很奇葩,这让查找应用难上加难。有的时候明明免费的应用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因为无法用关键字找到到而买了收费应用。

总结一下,iOS 的现状是:人傻、钱多、速来。iOS 的窍门是:FAAD。用 iOS 做得最多的事:下应用、启动、不喜欢就删喜欢就留着。

Windows Phone 7

最后回到个人最喜欢的 WP7。

WP7 的确是个很好用的系统。流畅程度和转场动画(就是某些人概括出来的“用户体验”)一点都不差。但是,WP7 也是目前为止混得最惨的移动平台。比硬件比不过 Android,比应用数量比不过 iOS,比待机比不过 Symbian……其实这都是拿 WP7 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较。如果要说,WP7 在达到同样流畅程度的时候硬件要求更低,不需要过多的应用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可能 WP7 的市场现状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Mango 升级之后,WP7 成长了很多。智能多任务有了,打开/切换应用的速度快了,有了 Jump List 和列表搜索不用花时间滚动寻找自己想要的应用/联系人了,支持 Deep Pinning 可以一键直达想要的应用程序页面……最大的好处,第一批 WP7 手机全部得到了 Mango 升级。

Metro UI 利用大方块设计,加上 Live Agent,每一个方框都能显示很多信息,无形中减少了打开应用、查看信息、关闭应用这些累赘的动作。但是,Metro UI 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很多人提到的,一个标题行占了 1/5 屏幕,也就是说屏幕能显示的有效信息变少了。

总而言之,Windows Phone 7 的现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后话:大半夜写文果然不在状态。再加上这次回国重新倒时差,现在脑子里只想着睡觉。码字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有时候还要停下来想想用什么词比较恰当。这篇文肯定看上去虎头蛇尾,以后有机会再完善吧。

添加新评论